清明节起源是什么(清明节是怎么来的?)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祖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亲近自然的主题。清明节兼具自然节气和传统节日两种身份,既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那么,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呢?它背后有什么令人魂断的哀伤故事呢?我们国人都应该知道吗?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清明节的由来和意义
清明节的传说和故事
清明节的习俗和活动
清明节的文化影响和价值
清明节的现代变化和发展
清明节的由来和意义
清明节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最为流行和权威的是与寒食节、上巳节、介子推等相关联的说法。寒食节是春秋时期为纪念晋国忠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禁止生火烹饪,只吃冷食。上巳节是先秦时期为祓除污秽、沐浴更衣、迎接新春而设立的节日,后来成为汉族民间最盛大的春季祭典。介子推是晋国公子重耳流亡途中为救主而割肉煮汤的忠臣,后来因不愿求赏而隐居绵山,并在晋文公火烧绵山时与母亲同归于尽。
据《通志·礼志》记载,寒食与清明相隔一日,寒食前一日为小寒食,寒食后一日为小清明。《荆楚岁时记》则记载:“三月中旬之后,天气渐温,草木萌芽,万物复苏。此时正值寒食之后,清明之前,故名曰‘上巳’。”《资治通鉴》则记载:“晋文公十九年(前636年),三月丙午(4月5日),文公至绵山下,使人登山求介子推不得。乃使人放火焚之。火熄而入,见介子推抱其母死于柳下。”由此可见,寒食、上巳、清明三个节日在历史上相互交织、影响、融合,并与介子推这一历史人物有着密切关联。
清明作为一个自然节气,是指太阳到达黄经15°时(公历4月4日或5日),万物生长旺盛,“气清而明”之意。《淮南子·天文训》说:“太阳至此,则百草奋兴。”《诗经·小雅·车攻》说:“我送舅氏,至于涂中。涂中有泥,涉之有容。我送舅氏,至于泽湄。泽湄有雨,涉之有葭。”这些都反映了清明时节大地回春、生机勃勃的景象。
清明作为一个传统节日,是指清明节气前后的一段时间,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礼记·月令》说:“仲春之月,清明时节,君子以思念先人。”《礼记·曲礼上》说:“春秋二祭,春以生鬼,秋以死鬼。”《礼记·祭法》说:“春秋之祭,春以牡牛,秋以牝牛。”这些都反映了古人在清明时节对先人的敬慕和怀念。
清明节的意义在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清明节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是中华民族传承血脉、继志述事、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清明节也是中华民族亲近自然、踏青郊游、享受春光的时机,是中华民族顺应自然规律、迎接新生活的仪式。清明节既是对先人的思念和敬仰,也是对生命的珍惜和欢乐。
清明节的传说和故事
清明节有许多传说和故事,其中最为著名和感人的是与介子推有关的故事。介子推是晋国公子重耳流亡途中为救主而割肉煮汤的忠臣,后来因不愿求赏而隐居绵山,并在晋文公火烧绵山时与母亲同归于尽。这一故事被后人广为流传,成为了寒食节和清明节的起源。
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晋国公子重耳因为被弟弟夺位而流亡国外,历经艰难困苦。在流亡途中,他曾经在一处荒野里饿得奄奄一息,随从们四处寻找食物却无果。这时,随从介子推悄悄地走到一边,用刀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成肉汤给重耳喝。重耳喝了肉汤后精神大振,问随从们这是什么肉。介子推说是野猪肉。重耳不信,问他哪里打到的野猪。介子推说是在山上打到的。重耳说:“我听见你刚才哭了一声。”介子推说:“我打野猪时不小心划伤了自己。”重耳还是不信,要求看他的伤口。介子推无奈地揭开衣服,露出血淋淋的大腿。重耳见此大惊大怒,责备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介子推说:“君王乃国家之栋梁,万民之希望。我只是一个小卒,死不足惜。只要君王能够活下去,复国报仇,我就心满意足了。”重耳听了非常感动,流下了眼泪,并发誓要好好报答他。
十九年后,重耳终于回到晋国,并即位为晋文公。他对当年陪伴他流亡的随从们都给予了厚重的赏赐,唯独独没有赏赐介子推,因为他不知道介子推在哪里。他派人四处寻找介子推,却始终没有消息。后来,他听说介子推隐居在绵山,便亲自带着重礼前去拜访。他到了绵山下,却发现山上有一片火海,烟雾弥漫。原来,介子推为了避开晋文公的赏赐,与母亲一起躲进了山中的柳林,并命令手下放火焚烧,以死相殉。晋文公见此情景,悲痛欲绝,下令停止生火烹饪,只吃冷食。从此,每年的这一天,晋国都要举行寒食节,以纪念介子推的忠义。
这一故事后来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了清明节的重要来源之一。《史记·晋世家》说:“自是之后,晋国常以岁寒食日祭之。”《汉书·食货志》说:“晋文公既葬介子推于绵山之阳,每岁寒食日祭之。”《后汉书·礼仪志》说:“晋文公以寒食日祭介子推于绵山之阳。”《通典·礼典》说:“自晋文公始祭介子推于绵山之阳,至今为寒食。”《通志·礼志》说:“自晋文公始祭介子推于绵山之阳,至今为寒食。寒食与清明相隔一日。”《荆楚岁时记》说:“自晋文公始祭介子推于绵山之阳,至今为寒食。寒食与清明相隔一日。故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些都说明了寒食节和清明节的渊源和关系。
除了介子推的故事外,清明节还有其他一些传说和故事,例如与孔子、曹操、杜牧、苏轼等历史人物有关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反映了清明节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
清明节的习俗和活动
清明节有许多习俗和活动,其中最为重要和普遍的是祭祖和扫墓。祭祖是指向先人或祖先表示敬意和感恩的仪式,扫墓是指清理墓地或坟墓的活动。祭祖和扫墓是清明节的主要内容和核心精神,是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体现和传承。
祭祖和扫墓的具体形式和内容有所不同,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准备祭品:根据先人或祖先的喜好或习惯,准备一些食物、酒水、果品、花卉、香烛、纸钱等作为祭品。
前往墓地:根据先人或祖先的安葬地点,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式前往墓地。
清理墓地:到达墓地后,先用扫帚、水桶、抹布等工具清理墓地或坟墓的杂草、灰尘、污垢等。
摆放祭品:将准备好的祭品摆放在墓碑或坟头的前方,一般按照食物、酒水、果品、花卉、香烛、纸钱的顺序排列。
点燃香烛:将香烛点燃,插在祭品的前方,表示对先人或祖先的敬意和祝福。
祭拜祈祷:向墓碑或坟头的方向鞠躬或跪拜,表示对先人或祖先的尊重和怀念。同时,可以用口语或心语向先人或祖先报告近况、表达感情、请求保佑等。
烧纸钱:将纸钱撕成小片,撒在香烛的火焰上,表示将财富和福气送给先人或祖先。
留下食物:将一部分食物留在墓地或坟墓的旁边,表示与先人或祖先共享美食。
告别离开:向墓碑或坟头再次鞠躬或跪拜,表示告别和祝福。然后收拾好祭品和工具,离开墓地或坟墓。
除了祭祖和扫墓外,清明节还有其他一些习俗和活动,例如踏青郊游、放风筝、荡秋千、插柳枝、吃清明粑等。这些习俗和活动都反映了清明节的自然主题和文化特色。
清明节的文化影响和价值
清明节不仅是一个自然节气和传统节日,也是一个文化现象和文化符号。清明节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和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清明节是中国诗歌的灵感源泉。清明节的景象和情感激发了许多诗人的创作热情,产生了许多名篇佳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场景,表达了对先人的哀思和对生活的感慨。这首诗被誉为“千古绝唱”,成为了清明节的代表作品。除此之外,还有宋代诗人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元代诗人王冕的《清明日登楼》、明代诗人李梦阳的《清明》、清代诗人袁枚的《清明》等等,都是以清明节为题材或背景的优秀诗作。
清明节是中国绘画的创作主题。清明节的风光和氛围也吸引了许多画家的目光,产生了许多精美绝伦的绘画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以长卷形式,展现了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在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包括了宫殿、桥梁、河道、商铺、民居、行人、车马等各种细节,堪称“千年一面镜”,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名作。除此之外,还有元代画家赵孟頫的《寒食帖》、明代画家钱选的《寒食图》、清代画家齐白石的《寒食图》等等,都是以寒食或清明为主题或背景的优秀绘画作品。
清明节是中国民俗的传承载体。清明节的习俗和活动也反映了中国民间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清明节不仅有祭祖和扫墓这样庄重肃穆的仪式,也有踏青郊游、放风筝、荡秋千、插柳枝、吃清明粑等这样轻松愉快的娱乐。这些习俗和活动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先人或祖先的敬重和怀念,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享受。这些习俗和活动也有着各自的寓意和象征,例如放风筝寓意送走疾病和灾难,荡秋千寓意增强体质和勇气,插柳枝寓意驱邪保平安,吃清明粑寓意纪念介子推等等。
清明节是中国思想的表现形式。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特点和价值。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维系血缘、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清明节也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体现,是中华民族顺应自然规律、迎接新生活的重要仪式。清明节还是中华民族忧患意识和乐观精神的重要表现,是中华民族在面对生死和困境时,不忘先人或祖先的教诲和榜样,不失对生命和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综上所述,清明节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清明节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和价值,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灵感。
清明节的现代变化和发展
清明节作为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节日,在当今社会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和发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清明节的时间和范围有所扩大。清明节原本是指清明节气前后的一段时间,一般在公历4月4日或5日左右。但是,由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以及交通和通讯条件改善,人们对清明节的时间和范围有了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例如,一些地区将清明节与周末或其他节假日连成一个小长假,方便人们安排出行或回乡;一些地区将清明节与其他传统节日如元宵节、中秋节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四季祭”或“四时祭”的习惯;一些地区将清明节与其他民族或国家的类似节日如万圣节、植树节等相互借鉴或融合,形成一个“多元祭”或“国际祭”的风尚。
清明节的形式和内容有所创新。清明节原本是以祭祖和扫墓为主要内容和核心精神的传统节日。但是,由于人们的观念和价值有了一定的变化,以及科技和文化有了一定的进步,人们对清明节的形式和内容有了更多的创新和丰富性。例如,一些人选择在网上或手机上进行网络祭拜或电子祭拜,以方便快捷或环保低碳的方式表达对先人或祖先的敬意;一些人选择在公墓或纪念馆进行集体祭拜或公益祭拜,以共同缅怀或慰问那些为国家或社会做出贡献或牺牲的先烈或英雄;一些人选择在自然景区或文化遗址进行旅游祭拜或学习祭拜,以欣赏美景或汲取智慧的方式表达对先人或祖先的感恩。
清明节的意义和价值有所提升。清明节原本是一个体现中华民族孝道文化和天人合一思想的传统节日。但是,在当今社会,清明节也具有了更多的意义和价值,不只是一个传统节日而已。在当今社会,清明节也具有了更多的意义和价值,不仅是对个人和家庭的纪念和祝福,也是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例如,清明节是一个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节日,是一个缅怀革命先烈和英雄烈士的节日,是一个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感恩和奉献的节日。清明节也是一个倡导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节日,是一个提倡环保低碳和节约资源的节日,是一个展示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和珍惜的节日。清明节还是一个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创新的节日,是一个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的节日,是一个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魅力的节日。
总之,清明节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节日,是一个蕴含深刻而又富有魅力的节日,是一个传承经典而又创造未来的节日。清明节不仅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精髓,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时代风貌和文化创造。清明节不仅连接了我们与先人或祖先的情感纽带,也连接了我们与自然和社会的生命共同体。清明节不仅表达了我们对生死和困境的忧患意识和乐观精神,也表达了我们对生命和未来的信心和希望。清明节是我们国人都应该知道、都应该尊重、都应该参与、都应该传承、都应该创新、都应该发扬的一个重要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