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百科

一代鸿儒顾炎武是哪里人

2024-05-13 06:38:47856人浏览

顾炎武(1613年—1682年),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江苏昆山千灯镇人。原名绛,字忠清。明朝灭亡后,因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爱国激情和悲壮气节,改名炎武,字宁人,曾化名蒋山佣,被尊称为亭林先生。他一生著述丰富,涉猎甚广,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亭林诗文集》《音学五书》等书,经史百家、天文地理、国家典制、郡邑掌故等无不研究,并皆有所得。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妇孺皆知的名言,即源自他的著作《日知录》。原文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经梁启超先生提炼概括,从此脍炙人口。

明道救世

在明朝末年,顾炎武曾参加过反对宦官权贵斗争的复社组织。清兵入关后,又先后参加过南明的反清斗争和家乡昆山人民自发的武装自卫斗争。

顾炎武一生治学,勤奋专注,被称为“通儒”、清代经学之祖。孔子的学生子夏曾经勉励人们要“日知其所亡”,就是说,每天都要掌握一些过去没有掌握的知识。顾炎武正是这样做的。他每天都会把自己治学的心得体会写成札记,这样整整积累了30 多年,然后再加以整理,这就是传之后世的巨著《日知录》。

顾炎武治学,以“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他一生激烈批评空谈心性、剿说玄理的虚无之论,坚决反对雕琢辞章、缀辑故实的无用之学,极力倡导“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学术理念。在他看来,学问之道,贵在明道淑人,抚世宰物。

顾炎武为学以经世致用的鲜明旨趣,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在众多学术领域的成就,终结了晚明空疏的学风,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给予清代学者带来极大的影响。

心系天下

顾炎武坚守民族气节,绝不仕清,所以终其一生只是一介布衣。然而他的胸怀廓大,心系天下,“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

顾炎武在他的代表作《日知录》中,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点:“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他认为,亡国和亡天下,属于两个并不相同的范畴。易姓改号,改朝换代,即亡国,这类事只需由君臣和肉食者们去关心;败义伤教,无君无父,即封建伦理道德的沦丧,才是亡天下,这类事远远高于亡国,比亡国更加危险,所以必须动员普通民众,与知识分子共同参与,一起来保天下。

250年后,梁启超先生读到此,心潮澎湃,便将其归纳为八个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此,这八个字便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汇入中华民族思想长河之中。

顾炎武的“天下”观,克服了“华夷之辨”理论的消极性,催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萌生与化育,把中华文化推崇到至高的精神境界,为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经世济民

与传统的文人不同,顾炎武是一个具有商业头脑且能力颇强的经营之才。他认为读书人应该有“救民于水火之心”。

顾炎武50岁以后长期寓居山西、陕西地区,对西北地区的贫困情况进行了详细考察,除了建议政府在西北招抚流亡百姓开辟旷土发展生产外,还提出在西北种棉花、搞纺织,以缓解当地的贫困。

顾炎武在山西的时候,与朋友李因笃等二十余人一起,筹措资金,招募农工,在雁北垦荒。他采取的是“股份制”方式,行之有效地管理和分配。他从南方聘来了能工巧匠,引来水车水磨,教会了农民水利灌溉。他将江南的丝织设备和技术引进西北,在开矿以及发展畜牧业、工商业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顾炎武思想的核心观点是“经世致用”,他一生致力于对天下苍生有用的学问,其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军制论》《田功论》《钱法论》等,研究的都是“当世之务”,凡赋税田亩、钱币权量、河漕水运、盐铁地理等,无不是最切实际、最接地气的论说。

顾炎武的经济思想主要可以概况为几个方面:他认为农业生产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他强调要加强土地管理和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以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他提倡发展手工业,提高手工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加财富积累和国家税收。此外,他还主张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减少赋税负担等方式减轻农民的负担,促进社会安定和经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