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百科

苏秦的一生简介 ,苏秦的故事

2024-01-30 22:47:36208人浏览

苏秦,是东周洛阳人。他往东去齐国求师,并向鬼谷先生学习。

在外游历了几年,苏秦十分困窘而回家。他的兄长、弟弟、嫂子、妹妹、妻妾私下里都笑话他,说:“周朝人的习俗,是经营产业,从事工商,以谋取十分之二的利益为目标。

现在你放弃本来应该做的事而从事凭借口舌为业。遇到困难,这不是应该的吗?”

苏秦听到后,感到十分惭愧,暗自伤心,于是闭门不出,拿出他所藏之书,通览一遍,说:“一个读书人已经埋头苦读,仍不能凭此获取尊荣之位,即使书读多了又有什么用?”

于是他找到一本周书《阴符》,埋头而读。过了一年,有了不少心得,说:“用它可以去游说当今世上的国君了。”他请求向周显王游说,周显王身边的人向来对苏秦很熟悉,都看不起他,不信任他。

苏秦就向西到了秦国。当时秦孝公已死。苏秦对秦惠王说:“秦国是一个四面天险的国家,背靠华山,渭河绕境,东边有函谷关、黄河,西面有汉中,南面有巴蜀,北面有代郡和马邑,这真是天府之国。凭借秦国士兵和百姓的众多,兵法的普及教化,可以吞并天下,称帝而治理所有的土地人民。”秦惠王说:“羽翼还未丰满时,就不可以高飞;国家的大政方针还未清明,就不可以去兼并别的国家。”当时刚刚诛杀商鞅,对论辩之士很痛恨,所以不用苏秦。



苏秦于是向东到了赵国。当时赵肃侯任命他的弟弟成为相,号为奉阳君。奉阳君不喜欢苏秦。

离开赵国后又到了燕国,过了一年多才得以见到燕国国君。苏秦对燕文侯说:

“燕国的东面有朝鲜、辽东,北面有羌胡、楼烦,西面有云中、九原,南面有鯺沱、易水,土地方圆二千余里,战士几十万,战车六百辆,战马六千匹,粮食可支撑好几年。南部有丰饶的碣石、雁门,北部可收获枣和栗,老百姓即使不耕作,光是枣和栗的收入就足够了。这是人们所说的天然府库。国内平安无事,看不见覆灭的军队和被杀的将领,这方面没有一个国家比得过燕国的。大王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燕国之所以没有战事,是因为有赵国挡在它的南面。秦国和赵国之间打过五次仗,秦国胜了两次,赵国胜了三次,秦国和赵国都受到了损害,而大王却以一个完整的燕国在背后制约着它们,这就是燕国没有遭到别国入侵的原因。况且秦国要打燕国的话,要逾越云中、九原,要经过代和上谷,里程过几千里,即使得到了燕国的城池,秦国考虑本来就无法守住。秦国不能危害燕国的道理也很明显了。现在赵国要攻打燕国,发出号令,不到十天而数十万赵军就可以在东垣驻扎。渡过鯺沱河,跨涉过易水,不到四五天就可以到达燕国的国都。所以说假如秦国攻打燕国,是战于千里之外;赵国攻打燕国,是战于百里之内。对百里内的忧患不加考虑而看重千里之外的忧患,没有比这更错误的计谋,所以希望大王与赵国亲善,天下各国连为一体,那么燕国就一定没有忧患了。”

燕文侯说:“你的话是对的,但是我们的国家很小,西边为强大的赵国胁迫,南边靠近齐国,齐国和赵国都是强国。你如一定要以合纵之策来使燕国安定,我可以把国家托付给你。”

于是出资给苏秦配置车马金帛,让他去赵国。当时奉阳君已经死,苏奉就乘机对赵肃侯说:

“天下的卿相臣子以及普通的老百姓,都推崇贤明君主的行事尚义,很久以来都一直愿意恭听你的教诲,在你面前坦陈自己的忠心。虽然如此,然而因为奉阳君心怀妒忌而你又不亲自管事,所以宾客和游说之士都不敢在你面前尽情表白。现在奉阳君已经去世,国君你现在再次与士人百姓相亲近,所以我才敢把我的愚蠢的考虑说给你听。

“我私下里替国君考虑,最好不如让百姓安宁、国家太平,而且不要让百姓有事。安民的根本,在于选择外交。选择外交得当则百姓安定,选择外交不得当则老百姓终身不安。请跟你说一下赵国的外患:把齐国和秦国都作为敌人则老百姓不得安宁,依靠秦国攻打齐国则老百姓不得安宁,依靠齐国攻打秦国则老百姓不得安宁。所以谋算别人的君主,攻打别人的国家,常常苦于说出与别人断绝交往的话,希望国君千万不要把这样的话轻易说出口。请为你辨别白与黑,这与分别阴和阳的不同是一样的。你如果确实能听我的话,那么燕国必会送上盛产毛毡、皮裘、狗和马的土地,齐国必会送上盛产鱼盐的海域,楚国必会送上盛产橘柚的果园,韩国、魏国、中山国都可以送上可资汤沐的供奉,而你的贵戚父兄都可以被封侯。割取别国的土地,垄断所有的利益,这是春秋五霸依靠歼灭别人的军队、擒获别人的将军而追求的;让贵戚封侯,这是商汤和周武王流放甚至杀掉以前的君主所争取的。现在国君你却拱手而这两样都能取得,这是我替你期望的。

“现在大王如果与秦国相交,那么秦国必然会乘机削弱韩国、魏国;与齐国相交,那么齐国必然会乘机削弱楚国、魏国。魏国被削弱,就会割让黄河之外的土地,韩国被削弱则必定会奉献宜阳。宜阳一旦被割让给秦国,那么通往上郡的道路就断绝了;黄河之外一割让,那么道路就会不通;楚国被削弱了,赵国就没有了外援。这三种策略,不可不深思熟虑。

“如果秦国攻下轵道,那么南阳就危险了;如果秦国劫取韩国,包围周朝,那么赵国就要亲自拿起武器来战斗;如果秦国占据卫国获取卷城,那么齐国必会向秦国朝贡称臣。如果秦国的欲望已在山东之地取得满足,就一定会发兵攻打赵国。秦国的甲兵渡过黄河,越过漳水,占据番吾,那么秦赵两国之兵就一定会在邯郸城下决战。这是我替国君你担心的。

“在当今这个时候,山东之地所建的国家没有一个比赵国强大。赵国占地方圆两千余里,甲兵数十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可供维持好几年。西边有常山,南边有黄河、漳水,东边有清河,北边有燕国。燕国本来就是弱国,不值得害怕。在天下各国中秦国最担心的莫过于赵国,然而秦国却不敢发兵攻打赵国,这是为什么呢?害怕韩国、魏国乘机谋取它的后方。这样韩国、魏国就是赵国在南边的屏障。秦国攻打韩国、魏国,没有什么名山大川阻挡,可以渐渐蚕食它们,直到逼近它们的国都为止,韩国和魏国不能抵挡秦国,就必会向秦国称臣。秦国如果没有了韩国、魏国的后顾之忧,那么祸患就必会降临到赵国头上。这是我为国君你所担心的。

“我听说尧没有什么部属,舜没有咫尺之地,他们却都拥有天下;禹没有百人的聚居地,而在诸侯中称王;商汤、周武王的战士不过三千人,战车不过三百辆,士卒不过三万人,却最终成为天子。这实在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其中的道。所以贤明的君主对外能预料敌人的强弱,对内能知道自己的士卒是否贤能,不等两军相对而胜败存亡的玄机早已在心中形成,难道能被众人之言所掩蔽而去糊里糊涂地下决断吗?

“我私下里用天下的地图来衡量局势,诸侯各国的土地多于秦国五倍,料想诸侯各国的士卒会多于秦国十倍。六个国家结成一体,合力向西而攻击秦国,秦国必然失败。

可现在却向西服事秦国,向秦国称臣。打败别人与被别人打败,称别人为臣与向人称臣,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岂可同日而语?

“那些主张连横的人,都想把诸侯国的土地割让给秦国。如果秦国成就了霸业,就会高筑台榭,装饰宫室,听竽瑟音乐,前面有楼台、宫阙、高大的车马,后面有苗条姣好的美女,国家遭受了秦国的祸患也不替它们分忧。那些主张连横的人日夜以秦国的权势恐吓各诸侯国,希望各国割地给秦国,所以望大王对此一定要深思熟虑。

“我听说贤明的君主善于排除疑难,摒去谗言,使流言蜚语无法传播,堵塞臣下结党营私的门路,所以那些尊重明主、为明主谋划扩地强兵之道的谋臣才能在明主面前剖露忠心。我私下里来替大王谋划,不如让韩、魏、齐、楚、燕、赵六国结盟,共同对付秦国。

让天下的将领在洹水聚会,交换人质,杀白马而结盟,立盟约说:‘假如秦国攻打楚国,齐国、魏国都要派精锐之师来助战,韩国负责断绝秦国的粮道,赵国军队渡过黄河、漳水,燕国守住常山的北面。假如秦国攻打韩国、魏国,那么楚国就断秦国的后路,齐国派出精锐之师前去帮助,赵国的部队渡过黄河、漳水,燕国守住云中。假如秦国攻打齐国,那么楚国就断绝秦国的后路,韩国守住城皋,魏国堵住秦国的道路,赵国渡过黄河、漳水及博关,燕国派出精锐之师前去帮助。假如秦国攻打燕国,那么赵国就守住常山,楚国驻军武关,齐国军队渡过渤海,韩国、魏国都派出精锐之师前去帮助。假如秦国攻打赵国,那么韩国就驻军宜阳,楚国驻军武关,魏国驻军河外,齐国军队渡过清河,燕国派出精锐之师前去帮助。诸侯国中若有哪一国不守盟约,就出动五个国家的军队前往讨伐。’六个国家合纵结盟,共同对付秦国,那么秦国的军队就一定不敢出函谷关来侵害山东的各国了。这样就可以成就霸王的业绩了。”

赵王说:“我年纪轻,继位的时间短,不曾听说过关于国家社稷的长远计划。现在你有志于保全天下,安定诸侯,我将恭敬地让整个国家听从你。”于是准备了一百辆装饰豪华的车子,千镒黄金,一百双白璧,一千束绵绣,让苏秦去邀约各诸侯国。

当时周朝天子赐给秦惠王祭祀文王、武王的祭肉,秦惠王派犀首攻打魏国,擒住了魏国的将领龙贾,夺取了魏国的雕阴,并且准备向东出兵。苏秦害怕秦国加兵于赵国,便激怒张仪,使他投奔秦国。

于是苏秦又劝说韩宣(惠)王说:

“韩国北面有坚固的巩、城皋,西边有要塞宜阳、商阪,东边有宛、穰、洧水,南边有陉山,占地方圆九百余里,军队几十万,天下各国的强弓劲弩都出自韩国。?子、少府时力、距来等劲弩,都可以射出六百步之外。韩国的士卒蹬足而射,可以连续不断的发射上百次,远的能射破他的胸膛,近的能穿透他的心窝。韩国士兵用的剑和戟都出产于冥山、棠溪、墨阳、合赙、邓师、宛冯、龙渊、太阿,它们都在陆地上能斩断牛马,在水中能截杀鹄雁,与敌作战时,能击穿坚固的盔甲和铁制的战衣,另外,皮制的护臂和盾牌,样样都有。凭着韩国士卒的勇敢,披挂上坚固的铠甲,脚蹬劲弩,身带利剑,一个人可以抵挡一百人,这是不言而喻的。韩国有这么强的实力,大王你又很贤明,却去向西服事秦国,拱手称臣,使国家蒙受羞辱,被天下人所笑,没有比这更大的事了。所以希望大王你好好地加以考虑。

“大王你服事秦国,秦国一定会索取宜阳、成皋。现在把这两地给了它,明年它又会来要求割地。这时候给它吧,已无可给之土地;不给吧,前面的就白给了,而且还会带来祸患。况且大王你的土地有限而秦国的贪求无限,以有限之地去迎合无限的贪求,这就是所谓的买来怨仇,结下祸患,未经战争而国土已被削夺了。我听俗谚说:‘宁为鸡口,无为牛后。’现在向西拱手向秦称臣,与做牛后有什么区别呢?以大王你的贤明,又拥有强大的韩国军队,却博得了‘牛后’之名,我私下里都替大王感到害羞。”

于是韩王勃然变色,挥动手臂,圆睁双目,手按着剑,仰天叹息说:“我虽然不肖,但一定不会去服事秦国。现在你以赵王的教导来启示我,我恭敬地让我的国家听从你。”

苏秦又去向魏襄王游说:

“大王你治下的土地,南边有鸿沟、陈、汝南、许、郾、昆阳、召陵、舞阳、新都、新荅,东边有淮、颖、煮枣、无胥,西边有长城的边界,北边有河外、卷、衍、酸枣,土地方圆千里。

地名虽然小,但田舍房屋极多,以致连放牧的地方都没有。国中人口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运行不断,轰轰隆隆,好像三军之众在行动。我私下里估量大王你的国家不在楚国之下,然而那些主张连横的人却想引诱大王你与强大的如狼似虎的秦国相交,来侵略天下,等到魏国终于遭受秦国的祸患时,他们又不来过问了。依靠强大的秦国的势力来对内胁迫自己的国君,没有比这更大的罪过了。魏国,是天下的强国;大王你也是天下的贤明之王。现在却有意向西去服事秦国,称自己为秦国在东方的藩国,为它构筑帝宫,接受秦国的礼仪制度,春秋二季向秦国贡奉祭祀,我私下里替大王感到可耻。

“我听说越王勾践用三千疲惫的士卒去打仗,却在干遂擒住了吴王夫差;周武王用三千士兵,三百辆革车,却在牧野制住了纣王。难道他们凭借的是士卒众多吗,实在是因为他们能奋发自己的威势。现在我私下里听说大王你的军队,有武士二十万,苍头军二十万,冲锋陷阵的精锐二十万,勤杂兵十万,战车六百辆,战马五千匹。这些已远远超过了越王勾践和周武王,现在却反而要听从群臣的劝说去向秦国称臣。服事秦国就必然要割让自己的土地以示诚意,这样,仗还未打国家就已削弱了。凡是群臣中说要服事秦国的,都是奸人,而不是忠臣。作为人臣,割让自己君主的土地以求得向外交好,偷偷获得一时之功而不考虑它的后果,让公家受损而私己获利,外面依仗强大的秦国的势力而对内胁迫自己的君主,以求得割地给秦国,希望大王你好好地考虑一下。

“《周书》说:‘当草木细小时不斩断它,等到它蔓延不断时怎么办?当树木毫厘大小时不砍掉它,等它长大了就得用大刀阔斧。’开始时考虑不周到,以后就会有大的祸患,到那时候又怎么办呢?大王你如果确实能听从我说的话,让六国合纵结盟,专心合力一意,那么就一定不会有强秦的祸患。所以敝国的赵王派我来献上愚笨的计策,奉上明确的盟约,一切都听从大王你的诏令。”

魏王说:“我这个人不肖,不曾听到过明白的教示。现在你用赵王的诏令前来昭示,我恭敬地让我的国家听从你。”

于是苏秦又向东去向齐宣王游说:

“齐国南边有泰山,东边有琅邪山,西边有清河,北边有渤海,这就是所谓的四面皆有要塞之国。齐国的土地方圆二千余里,军队数十万,堆积的粮食像山丘一样。三军精良,其力量好像五国的军队,进攻时快如弓矢,作战时威如雷霆,撤退时散如风雨。即使有军事行动,亦未曾远离泰山,越过清河,渡过渤海。临淄一地有七万户人家,我私下里估算,每户不少于三个男子,三七就有二十一万男子,不用从偏远的县中征发,临淄一地的士卒就有二十一万了。临淄很富且殷实,当地的百姓都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下棋踢球。在临淄的路上,车轮相碰,人的肩膀互相挨擦,衣襟连在一起,可成帷帐,举起衣袖,可成布幕,众人挥抹汗珠,像下雨一样,家家殷实,人人富足,志气高昂。以大王你的贤明和齐国的强大,天下没有一个国家可与相比,现在却要向西去服事秦国,我私下里替大王你感到羞耻。

“韩国、魏国之所以十分害怕秦国,是因为它们与秦国接壤。一旦出兵攻伐,不用十天,胜败存亡的趋势就定了。假如韩国、魏国战胜了秦国,它们自己也会损兵一半,这样就无法再守住自己的国家;假如韩、魏两国打败了,那么亡国的结果就会紧随而来。这就是为什么韩国、魏国把与秦国打仗看得很重,而把向秦称臣看得很轻的原因。现在秦国攻打齐国则不是这样。秦国要背靠韩国和魏国,通过魏国的阳晋之道,穿过亢父的险要,战车不能并驾,战马不能并行,一百个人守住险要,一千个人都不能通过。秦国要深入齐国之地,就要像狼一样回顾,害怕韩国、魏国谋袭它的后边。所以秦国一定会恐惧疑惑,虚张声势,虽骄横夸矜,但不敢冒进,那么秦国不能危害齐国就是很明显的了。

“不细细地去预料秦国对齐国无可奈何,而想向西去服事秦国,这是群臣之计的过失之处。现在没有了向秦国称臣的名而有了强大的齐国这一事实,因此我希望大王你对此要稍加留意谋划。”

齐王说:“我这个人不聪敏,齐国地处偏远,面临大海,是个交通不便的东方国家,不曾听到过有关的点滴教诲,现在你以赵王的诏令相昭示,我恭敬地让我的国家听从你。”

苏秦于是往西南去向楚威王游说:“楚国,是天下的强国;大王你,是天下的贤明之王。楚国西边有黔中、巫郡,东边有夏州、海阳,南边有洞庭、苍梧,北边有陉塞、郇阳,土地方圆五千里,军队百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积存的粮食可吃十年。这是成为霸王的资本。凭借楚国的强大与大王你的贤明,天下没有一个国家能比得上。现在却想向西服事秦国,那么诸侯国中没有一个国家敢不向西在章台下朝拜秦王了。

“没有比楚国更让秦国担忧的了,楚国强大而秦国削弱,秦国强大则楚国削弱,两国无法同时并存。所以我替大王你考虑,不如与别的国家合纵结盟以孤立秦国。大王你如果不与别的国家合纵结盟,秦国一定会派出两支部队,一支出武关,一支下黔中,这样,楚国的鄢、郢就震动了。

“我听说要在事情还没有乱时就开始治理,要在事情还没有时就开始做。等祸患已经来了再去忧愁,那就来不及了。所以希望大王早作谋划。

“大王你如果确实能听我的话,我请让山东的国家四时均向你奉献物品,以接受大王的英明诏令,把社稷国家都委托给你,同时训练士兵,听侯大王的调谴。如果大王你确实能用我的愚笨的计策,那么韩、魏、齐、燕、赵国的美妙音乐和美女必然会充实你的后宫,燕、代地方出产的骆驼良马一定会充实你的马厩。所以合纵成功则楚国称王,连横成功则秦国称帝。现在放弃了可称霸王的功业,而去受那服事人的名声,我私下里替大王认为不可取。

“秦国,是一个像虎狼一样凶狠的国家,它有吞并天下的野心。秦国,也是天下各国的仇敌。主张连横的人都想割诸侯各国的土地去服事秦国,这是一些奉养仇敌的人。

作为人臣,割让他的君主的土地而对外交结强大的像虎狼一样凶狠的秦国,从而侵害天下,等到自己的国家最终遭受秦国的祸患,他却又不管不顾了。对外依仗强大的秦国的威势来对内胁迫自己的君主,以求得割地给秦国,没有比这更大逆不忠的了。所以合纵结盟则诸侯国割让土地以服事楚国,连横则楚国割地以服事秦国,这两种方略相距甚远,大王你准备采纳哪一种呢?所以敝国的赵王派我献出愚笨之计,奉上明确的盟约,听从大王的诏令。”

楚王说:“我的国家西面与秦国接壤,秦国有侵占巴蜀、吞并汉中的野心。秦国,是像虎狼一样凶狠的国家,不可与它结盟。而韩国、魏国迫于秦国的威胁,也不可与它们深加谋划,与它们深加谋划就怕有反逆之人到了秦国,谋划之事还未发动而国家已面临危机了。我自己预料楚国与秦国相抗,没有胜算;在内与群臣相谋,并不靠得住。我睡不安,吃不香,心旌摇晃,无所着落。现在你想合天下为一,收拢诸侯,保存危亡的国家,我谨以整个国家听从你。”

于是六国合纵结盟并同心合力。苏秦担任了合纵盟约的盟长,同时成为六国的宰相。

苏秦北上回报赵王,经过洛阳,随行有大量的车骑辎重,诸侯各国派使者送行的很多,人们怀疑是王者出行。周显王听说后很害怕,命人清扫道路,并派人到郊外犒劳。

苏秦的兄弟、妻子、嫂子都斜着眼不敢仰视,俯伏在地上侍候他饮食。苏秦笑着对他的嫂嫂说:“为何以前那么倨傲而现在这么恭敬?”他的嫂嫂匍匐在地,把脸贴在地上,谢罪说:“因为看到小叔你现在地位高、财富多。”苏秦喟叹道:“同样是一个人,富贵了亲戚就害怕他,贫贱了亲戚就轻视他,何况是一般的人呢?况且假如当初我在洛阳城边有二顷田,我怎么能像现在这样佩挂六国的相印呢?”于是拿出千金分赏给他的亲戚和朋友。

起初,苏秦到燕国时,向人借了一百钱作路费,等到他富贵了,便以一百金偿还他。

苏秦报答了所有曾经对他有恩的人。跟从他的人中有一个人却独独未获报答,于是就前去跟苏秦说,苏秦回答道:“我没有忘记你。你与我一起到燕国,在易水边你多次要离开我。当时我正困窘,所以深深地怨恨你,把你放在最后,不过你现在可以得赏赐了。”

苏秦让六国合纵结盟后,回到赵国,赵肃侯封他为武安君,于是把合纵的盟约书投送给秦国。秦国有十五年不敢窥视函谷关外的国家。

后来秦国派犀首欺骗齐国和魏国,与它们一起攻打赵国,想借此毁坏合纵盟约。齐国和魏国攻打赵国,赵王便责备苏秦。苏秦很害怕,请求出使燕国,一定要报复齐国。

苏秦离开赵国以后,合纵的盟约就瓦解了。

秦惠王把他的女儿嫁给燕国的太子。这一年,燕文侯死,太子即位,这就是燕易王。

燕易王初即位时,齐宣王趁燕文侯死攻打燕国,占领了十座城池。燕易王对苏秦说:“过去你到燕国,先王资助你见赵王,才使六国合纵结盟。现在齐国先攻打赵国,再攻燕国,因为你的缘故而使我们被天下人讥笑,你能为燕国收回被侵占的土地吗?”苏秦十分惭愧,说:“请让我替大王你去夺回来。”

苏秦见到齐王,拜了两拜,低下头向齐王表示庆贺,抬起头又向齐王表示哀悼。齐王说:“庆贺之后为什么这么快就表示哀悼呢?”苏秦说:“我听说饥饿的人所以不吃乌喙这种东西,是因为知道它虽可暂时充腹但实际上与饿死一样可怕。现在燕国虽然弱小,但燕王是秦王的小女婿。大王你以占领它十座城池为利,却与强大的秦国长期结下了仇怨。现在让弱小的燕国为领头雁冲锋陷阵而强大的秦国躲在它的后面,以此招集天下的精兵,这与饥饿的人吃乌喙是一样的。”齐王变了脸色,忧愁地说:“这怎么办呢?”苏秦说:“我听说古代善于处理事情的人,能把祸转为福,把失败转为成功。大王你如果确实能听从我的计策的话,就把这十座城池归还燕国。燕国无缘无故地得回了十座城池,必然很高兴;秦王知道了因为自己的缘故而使齐国把十座城池归还燕国,也一定会很高兴。这就是所谓的放弃仇恨而得到像磐石一般牢固的友谊。这样,燕国、秦国都服事齐国,那么大王你号令天下,没有人敢不听。这就是大王你以虚假的言辞依附秦国,凭着十座城池取得天下,这是霸王的功业。”齐王说:“很对。”于是把十座城池归还了燕国。

有人诋毁苏秦说:“这是个左右摇摆、卖国、反复无常的人,他将会作乱。”苏秦害怕获罪,回到了燕国,而燕王不再给他封官。苏秦见到燕王,说:“我是东周的贱人,并没有丝毫功劳,大王你却亲自在庙堂上礼拜我。现在我为大王退了齐国军队而且得到了十座城池,应该对我更加亲近。现在我回来了而大王你不给我封官,一定有人在你面前中伤我,说我不讲信义。我不讲信义,是大王你的福气。我听说忠和信,是为了自己;积极进取,是为了别人。况且我劝说齐王,也不曾欺骗他。我在东周抛弃了老母亲,本来就是要放弃为自己而求进取。假如现在有人像曾参一样孝,像伯夷一样廉洁,象尾生一样守信实,有这样的三个人一起来服事大王,你觉得怎么样?”燕王说:“这样就心满意足了。”苏秦说:“像曾参一样孝,按理是不会离开他的亲人在外面住一个晚上的,大王你又怎么能让他步行千里前来服事弱小的燕国中处于危难的大王呢?像伯夷一样廉诘,坚持不做孤竹君的继承人,不肯做周武王的臣子,不愿接受封侯而饿死在首阳山下。这样廉洁的人,大王你又怎么能让他步行千里而到齐国去为别人争取利益呢?像尾生一样守信,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相会,该女子没有来,洪水淹到了他,他也不离开,结果抱着桥柱而死。这样守信的人,大王你又怎么能让他步行千里去退齐国的强兵呢?我可以说是因为忠诚和守信才得罪在上位的人的。”燕王说:“你不忠诚,也不守信,难道有因为忠诚守信而得罪人的吗?”苏秦说:“不对。我听说有人远出做官而他的妻子与人私通,这个做官的人将要回家,与他妻子私通的人很担忧,他的妻子说:‘不用担心,我已经准备好了毒药酒在等待他。’过了三天,他果然回家了,他的妻子让他的妾把毒药酒捧给他。他的妾想说酒里面有毒药,但怕这样一来女主人就会赶她走;想要不说,又怕毒死了男主人。于是她假装跌倒,把酒洒在了地上。男主人大怒,打了她五十鞭。所以这位妾一跌倒洒了酒,既保全了男主人,又保全了女主人,却不能避免被鞭打,这怎么能说忠成守信没有罪呢?我的过失,不幸与此相似!”燕王说:“你仍然做你原来的官。”并更加厚待他。

燕易王的母亲,是燕文侯的夫人,她与苏秦私通。燕王知道了这件事,却更加厚待苏秦。苏秦害怕被杀,就对燕王说:“我住在燕国不能加重燕国的地位,住在齐国则一定能使燕国的地位加重。”燕王说:“一切按你想做的去做。”于是苏秦假装得罪了燕国而跑到齐国,齐宣王任他为客卿。

齐宣王死,齐尽王即位,苏秦劝说尽王厚葬宣王以表明自己孝顺,高筑宫室、扩大苑囿以表明自己志得意满,他想借此破败齐国而有利于燕国。燕易王死,燕哙继立为王。

此后齐国有很多大夫与苏秦争宠,并派人刺杀苏秦,没有刺死,苏秦带着致命伤逃脱。

齐王派人捉刺客,没有捉到。苏秦将死时,对齐王说:“我就要死了,把我车裂以后示众,说‘苏秦为了燕国在齐国作乱’,这样刺杀我的人一定能抓到。”于是按苏秦的话去做,而刺杀苏秦的人果然自动站了出来,齐王就把他杀了。燕国人听到此事后说:“齐国这样为苏秦报仇,太过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