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好不容易拿到了offer,为什么却有很多人在试用期辞职?

2024-07-25 11:46:26100人浏览

试用期内的离职,分为两种:一种是被公司解雇;另一种是新员工主动提出离职。


一、试用期内被公司解雇

新员工在试用期内,被公司解雇的情况是很常见的。

“试用期”,说白了就是为了让公司能准确判定 “新入职员工是否符合公司要求”,而设立的一个观察、缓冲阶段,这也是“试用期”这一概念存在的原因:

  • 简单通过面试,是很难真正了解新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信息,必须要等入职开展工作后,才能准确判断该员工是否符合岗位要求,是否能胜任这份工作。
  • 如果发现新员工不能胜任,或者发现他的工作态度不好,公司会选择在试用期内解雇员工。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的条文规定了:试用期内如果是因为员工不胜任工作而被解雇,公司不需要支付补偿金。如果是过了试用期后再辞退员工,则需要按照工作时长来支付相应补偿金。



二、试用期员工主动提出离职

试想一下,新入职的员工基本上都是通过“五关斩六将”,几轮面试才获的offer,理应是好好珍惜,怎么会在试用期就轻易放弃工作,主动离职呢?

这在以前是很少见的,大多情况是因为新员工在试用期通不过公司的考核而被离职。

但最近几年,试用期主动离职的现象在逐渐增多,尤其是90,00后,他们找工作已不再只是为了解决收入问题,更多地会站在自己将来的发展,兴趣爱好,公司文化风格等角度去考虑,当发现新公司与自己不合拍时,往往就会做出离职的举动。


下面这些情况,就是导致试用期主动离职的主要原因。

与预期相差太大

新员工入职后,发现公司的实际情况与自己的预期有较大的差异,通常是试用期离职的首要原因。

这种差异的产生,往往是HR或面试官在招聘面试时,向应聘者提供了不客观的信息,使新员工对他的工作岗位产生了超过事实的期待或预期,上岗后才发现想象与现实差距太大。这些差距包括工作环境、劳动强度、福利待遇等。

不少新员工都遇到过类似的经历:

  • 面试官在面试的时候,描述的团队氛围是非常积极向上的,大家都很勤奋踏实。结果员工入职后发现同事们的工作状态非常懒散,上班时间不是在闲聊,就是在玩手机或者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 或者员工入职前以为公司是高大上的公司,入职后发现设备老旧,管理手段原始等;
  • 面试的时候,面试官说公司的管理非常人性化,注重效率,不加班。而员工入职后,却发现所有的会议都安排在下班后,周末有时还得加班,并且还是自愿加班,但从来不谈加班费;
  • 面试的时候说好的五险一金,结果公司只给交最低标准;



工作安排不合理

1、有些公司,对于新入职员工的工作安排不甚合理,没有在员工入职前做好任务规划,而是等人来了之后随机性地安排一些工作,不系统也不聚焦,导致员工不知道自己的职责到底是什么,没有了方向。尤其是对急于实现自身价值的员工,遇到这种情况很容易萌生退意。

2、还有一些公司,在招到人后就不管不问了,让员工自行摸索。导致员工十分迷茫,不知道该从何入手,也感受不到公司的重视。

3、另一些公司,对待新人的极端方式则是节奏太快。新人一入职,没有任何培训,就直接被指派去完成难度很大的工作任务,没有给新员工适应的时间。这也会导致新员工因压力过大而选择离开。



不适应团队氛围,和同事关系处理不好

新员工刚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往往会感到迷茫和无助,其内心很希望得到同事和领导的关怀与帮助。

如果员工能遇到热情友好的同事,或者宽容体贴的领导,相信很快会减少不适感。

但如果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比较冷漠、复杂,或者领导过于挑剔,新员工就会觉得被孤立,觉得难以融入新公司。

在不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中,有些人会变得异常敏感,往往会因为一件小事将负面情绪放大,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疏导,就很容易选择放弃。



承诺没有兑现

这种情况多数是公司的原因造成的,比如:

求职者在面试时的岗位方向是开发,入职以后却被分到了去做测试,原因是公司测试需要人手,但是却没有与员工提前沟通,导致员工感到“被欺骗”。

有的在招人的时候,HR承诺的是管理岗位,但是offer发出去后,却没有做好内部沟通。员工入职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岗位并非管理岗,而只是普通员工。在被介绍给团队的时候,也没有提到他是以管理岗入职,这也会导致新员工的心理落差很大。

此外,还有薪资方面的承诺没有兑现,实际发放的薪资与面试谈好的薪资不符,这种情况就比较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