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桑树的果实 ,从《诗经》中走出来的树

2024-07-27 13:45:57100人浏览



再过几天,桑果就要上市了。

桑果是桑树的果实。桑树,桑科桑属落叶乔木或灌木。果实是桑果,又叫桑葚,叶可做桑蚕饲料,其木质柔韧,可以用来做弓,叫做桑弧。其叶、果、根皮皆可入药。

尽管桑树用途如此之广,但对于国人而言,却一直是一个尴尬的存在。民谚有云:“门前不栽桑,屋后不栽柳,院中不栽鬼拍手”,直截了当地就把桑树拒于千里之外,原因也不过因为“桑”和“丧”同音而已——若门前植桑,出门进门一抬头就见“桑(丧)”,岂不晦气?据说近年来以梅为主题的书画作品乃至腊梅、红梅等苗木市场日渐式微,也是因为“梅”“霉”同音而已。

其实,在传统的中华文化体系中,桑树的意象一直是非常正面的。商周时期,桑树在宗庙祭祀活动中是以神木的形象出现的。尤其是自嫘祖发明蚕桑的几千年来,桑树的地位和价值都是无可替代的。《孟子·梁惠王上》中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可见桑树在当时就已经是效益非常高的经济作物。《史记》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春秋时期,吴楚两国的卑梁氏和钟离氏比邻而居,有一年,两个家族的女人为了地界上的桑树桑叶的归属权发生了争吵,继而引发了两个家族的械斗,并进一步导致了两个国家的战争。这个故事看似荒唐,但从侧面反映了桑树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而在从古到今的诗词文章中,桑树的形象则更加丰富。仅就《诗经》而言,就有《七月》、《桑柔》、《桑中》、《隰桑》、《十亩之间》等诗篇,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古人种桑、育桑的情景,可以看出桑树的形象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桑树在推动农耕文化发展的同时,自己也逐渐发展、演变成为意义丰富的文化符号。春末夏初,青年男女在土地肥沃,桑树遍野的濮水之滨辛勤劳作,交流感情,作桑间之咏;夏阳即烈,桑叶肥厚,桑果甘美,妙龄少女执筐采桑,憧憬着蚕丝丰收的喜悦,这种情境在《诗经》中可以随手拈来。庾信有诗曰“寒雁嗈嗈渡辽水,桑叶纷纷落蓟北”,不知当是时也,庾子山的故国之思,是否也如同桑叶经秋,纷纷随风而下?而范成大的“桑叶露枝蚕向老,菜花成荚蝶飞来”则安静祥和,尽显农家初夏时节丰收的喜悦。总之,桑树,作为中华民族的家国之树、文化之树、文明之树,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深耕厚植,而且枝繁叶茂,于树木而言,这种现象还是很少见的。

张岱在《夜航船》中说:“桑木者,箕星之精神也,蚕食之成文章,人食之老翁为小童”。乡民们食桑果,饮桑茶,酿桑果酒,故身轻体健、年老不衰者,比比皆是。然而返老还童、成仙得道者,却鲜有闻矣。不知张岱此说,因何而来。又,《三国志·蜀志》曰“先主舍东有桑树,高丈余,垂垂如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谓当出贵人。先主少与诸儿戏树下,言,吾必当乘此羽葆车盖也”。读罢不仅令人神往,还可一扫胸中晦气。而《本草纲目》说:“桑叶乃手、足阳明之药,汁煎以为药,能止消渴”,虽然客观,则让人扫兴。倒不如学学杜甫“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待到桑果酒熟,也来呼朋唤友,不醉不归!

大约100年前,青年毛泽东胸怀天下,只身离开老家湖南韶山那个栽桑种稻的小山村,临别赋诗:“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从此开始了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伟大探索,直到32年后才再一次回到久别的故乡。其实,伟人何曾不起故园之思,只不过在他的眼中,神州处处皆可植桑种麻,哪里不是故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