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河南方城县属于哪个市 ,河南省方城县的概况

2024-02-25 11:22:12195人浏览

1.方城县的基本情况。方城县是河南省南阳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距南阳盆地东北出境之要冲,始于夏代、为禹贡豫州之域,春秋为楚地。总面积2542平方公里。方城古称裕州,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法圣汉廷尉张释之、西汉著名外交家、丝绸之路开拓者博望侯张骞等历史文化名人故里。方城县辖7个镇、8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2个办事处:风瑞办事处、释之办事处、独树镇、博望镇、拐河镇、小史店镇、赵河镇、广阳镇、券桥乡、杨集乡、二郎庙乡、古庄店镇、杨楼乡、清河乡、柳河镇、四里店乡、袁店回族乡。县人民政府驻风瑞办事处。

2.方城县的城市荣誉。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县、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县、中国木瓜之乡、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河南省"一带一路"重点建设城市,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绿色农业示范县、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农村垃圾治理达标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省级生态县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3.方城县的经济实力。2023年,主10项经济指标取得较好成绩,增速进入全市前三位,11项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6项指标增速位次同比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居全市第一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1亿元,增长16.3%,高于全市平均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9%,居全市第三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7%和6.7%,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缩小。

4.方城县的项目建设。2023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36个,引进外资企业3家,招商引资工作居全市第三位。项目拉动有力有效,实施3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32个,66个省市重点项目超计划完成投资,方汝、方唐高速、汉山水库、河南工院方城校区、五星级宾馆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36个,引进外资企业3家,招商引资工作居全市第三位。实施3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32个,66个省市重点项目超计划完成投资,方汝、方唐高速、汉山水库、河南工院方城校区、五星级宾馆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5.方城县的主导产业。奇瑞商用车改装线建成投产,支持勤大钢管建设高端轴承产业园,力星钢球二期、洛轴精品轴承生产线项目尽快开工建设,轴承研发中心6月份建成投用。支持以煜众机械为龙头,建设数控机床产业园,轴承及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到30亿元。稳步提升工业金刚石市场份额,大力引进磨具、刀具生产企业,着力在培育钻石领域形成大的增长点,启动中国方城钻石港产业平台建设,打造300亿元产业集群,争创“中国培育钻石之都”。芝元堂配方颗粒项目6月底建成投产,加快福源青阳、宛宝医药等项目建设。

6.方城县的农业状况。新建高标准农田4.2万亩,粮食总产保持稳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93家,培育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12个,特色农业产值突破36亿元、增长12%。实施河道治理、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安全饮水提升、水毁水利工程修复等项目32个。落实耕地保护政治责任,与市粮农投集团合作,采取“投、融、建、营”一体模式,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力争每亩增产100斤以上,确保粮食稳产、农民增收,全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5亿斤左右。

7.方城县的城乡建设。“三河一廊”四大主题公园建成开放,新增万亩城市绿地,完成城市道路提升等市政工程36个,改造老旧小区10个,建成充电终端500个,新建、改建停车位6000余个。提升城市品质“1050”专项攻坚行动,解决了多年遗留的吴府大道、康达路、赭阳路“卡脖子问题”,联通公司家属院、康苑小区、中意花园等老旧小区脏乱差问题根本解决,高质量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年度验收。完成改厕9600余户,创成“美丽小镇”2个、“四美乡村”38个、“五美庭院”2.6万户。实施产业类、基础设施类项目200余个,乡镇综合片区建设成效显著。

8.方城县的交通状况。县域境内交通路网纵横通达,郑渝高铁、焦柳铁路、兰南高速、商南高速、G234、G345、S103、S233、S526、S328、S330贯穿县境,省级高速方汝高速、方唐高速建成后贯通南北。公交中心运营公交车共79辆,开通1路、2路、3路、4路、5路、6路、9路七条公交线路,总里程达64.7公里,往返公交站点460个,覆盖了县城主要街道、党政机关、繁华地段和密集公共场所,基本实现城区主干道全覆盖。2022年,实施国省道路改建提升项目6个、道路安防工程160千米;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19千米,改造农村公路危桥42座。

9.方城县的历史由来。方城在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因楚时修筑的长城叫方城而得名。距今七千多年的独树大张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最早的长城——楚长城遗址,西汉廷尉张释之祠,东汉汉光武帝刘秀饮马的扳倒井遗址和湖阳公主修行的炼真宫遗址,北魏雕凿的佛沟摩崖造像,唐代四大名刹之一的普严寺,方城,春秋楚地,秦于此置阳城县,汉改称堵阳县。北魏始县方城县,后废置无常,至宋复置。金于此置裕州,领方城、舞阳、叶三县。明废方城人州。明清均属南阳府。民国2年(1913)裕州废,复置方城县。

10.方城县的地理气候。方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北隅,伏牛山东麓,唐白河上游。东邻舞钢、泌阳县,南接社旗县、宛城区,西连南召县,北依鲁山县、叶县,是南阳市的北大门。县域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61公里,总面积2542平方公里。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海拔760.3米,最低海拔108米,浅山区、岗丘区、平原区各占三分之一。地处于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南阳盆地与黄淮海平原、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和华北地台与秦岭地槽的五个自然分界线上。年均气温14.4℃,年均日照2092小时,年均降水量为803.9毫米,无霜期220天。

11.方城县的资源禀赋。已发现矿种有29个,探明储量的10种。主要矿种有金、银、铅、锌、铝、钛等金属矿藏和萤石、滑石、钾长石、白云岩、硅石、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重晶石等非金属矿藏。中国最大的世界级特大型金红石矿床主地段位于方城,风化壳型金红石资源量达1239万吨,原生矿资源量达4487万吨,总资源量达5726万吨,白云岩储量3亿吨,滑石储量8000万吨,萤石1000储量万吨。方城拥有河流70余条,水资源总量11.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1190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境而过。

12.方城县的旅游资源。方城有可供观赏的风景名胜80多处,距今七千多年的独树大张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中国最早的长城--楚长城遗址、西汉廷尉张释之祠、东汉汉光武帝刘秀饮马的扳倒井遗址和湖阳公主修行的炼真宫遗址、北魏雕凿的佛沟摩崖造像、唐代四大名刹之一的普严寺、宋襄汉漕渠遗址、红二十五军血战独树镇纪念碑、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纪念馆等景观;有号称北武当的黄石山、"中华第一石川"七十二潭以及七峰山、大乘山、三贤山、望花亭水库等自然景观。其中,大张庄、平高台古文化遗址、楚长城、文庙、博望故城、佛沟摩崖造像和红二十五军独树镇纪念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3.方城县的历史名人。张释之,生卒年不详,汉族,字季。(在县城老城区西关释之路北侧有张释之祠,县城北1.5公里胡岗村有墓地)。张骞,约公元前164~前114年),汉族,字子文(后年封侯于方城博望)。杜凤瑞,(1933~1958年),方城县杨楼人,空军战斗英雄。(在城东新区的甘江河畔,许南公路北侧有杜风瑞烈士纪念馆 )。陈胜:(?-前208),字涉。(方城是陈胜故里)。栗在山(1916-2006),1933年参加革命,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4.方城县的特色农业。全县优质烟叶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居全国前列,“方娇”牌小辣椒被评为国家优质农产品,“裕丹参”牌丹参获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认证,“博望坡”牌黄金梨、八味丹参茶荣获第八届国际农产品博览会金奖,先后创建“一镇一业”乡镇3个,蔬菜、桑蚕、丹参、香菇等“一村一品”村68个。全县“三品一标”认证面积稳定在65万亩左右,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方城鸿旺牧业有限公司田园综合体和方城县鹏迈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畜—沼—果”万亩示范基地。

15.方城县的湿地建设。湿地生态系统建设,加强潘河、三里河、甘江河、赵河等湿地保护修复,开展污染和有害生物防控,恢复水生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依托汉山水库、燕山水库、望花亭水库、三道涧水库、黄土岗水库和吕家沟水库等各类水库湿地资源,对功能减弱、生境退化的湿地进行生态恢复和修复,对类型改变、功能丧失的湿地综合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进行重建,开展退耕还湿、扩水增湿、生态补水,稳定和扩大湿地面积。

16.方城县的著名景点-方城七十二潭。七十二潭景区位于河南西南部、南阳盆地东北的方城县,紧邻省道239线,距离方城高速出口18公里,是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有“中华第一石川”之美誉。景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四季风景如画,山青水碧,谷幽林密,石怪潭奇,飞瀑流泉,是中国唯一的石川地质奇观。石川地质景观形成于距今1.5亿年前,自上而下梯级延展长达4公里,犹如一条银河,随着山势起伏,如飞龙、似卧虎,铺盖在山谷之中,自上而下飞瀑般延展,结构独特,规模宏大,鬼斧神工,被地质专家称为罕见的“石川穴”,创立“石川”新名并录入了国家地质大词典。

17.方城县的著名景点-方城七峰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又称七顶山,古称七石山。《魏书·地理志》载:"七峰山古称七石山,因山有七峰列峙,如笔架然,故名。"位于县城北15公里处。方圆105平方公里,山势峭拔,壁立千尺,层峦叠嶂,洞谷险幽,飞瀑流泉,风景奇秀。主峰海拔760.3米,为方城县最高峰。有泉白山、天明寨山、杏山、火精岭等10余个山峰。峰西有一山溪,蜿蜒跌宕而下,形成诸多阶梯式水潭,俗称七十二潭。山前有方城名泉-黑龙泉,山后有一天然岩洞-神仙洞。七峰雪霁与泉岩瀑布,为方城传统八大景中的两大自然景观。七峰山为旅游观光、攀岩登高之佳处。

18.方城县的著名景点-德云山风情植物园。位于方城县城东5公里处,属桐柏山余脉,是一座人文底蕴十分丰富的名山。德云山境区前邻艾鲁路,左边是省级大寺森林公园,右边是望花亭景区,自然风光独特,基岩以花岗岩为主,山体岩石由于长期受风蚀剥化,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峰石。这些峰石大者嶙峋峻峙,小者造化成群龟朝圣,金蟾出海,鳄钱捕食,海豹沐浴,鸢鹰观海,鹰蟾同栖等,具有奇、美、巧、怪的特色,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德云山境区面积360亩,北宋时期山寨、烽火台、兵营依山而筑,有文字记载“雷劈石”上留有北宋范致君的碑文,还有“避风珠”、“目莲仙子”、“陈胜躬耕地”的动人传说。

19.方城县的著名景点-望花湖。原为望花亭水库,位于方城县城东南9公里处大乘山下,因过去此处建有望花亭而得名,是解放后南阳地区修建的第一座中型水库。1956年勘测,1957年开始修建,至1959年建成,总工程量97万立方米,水坝高度为15.5米,坝顶高度5米,长1310米,库容1.2亿立方米。库区北依大乘山凤凰顶,南临南阳盆地平原,湖光山色,风景绮丽。此地岗峦起伏,林木茂盛,林地面积840多亩。该景区先后被评为市风景名胜区、省级水利风景区、国家AA级风景区,已逐渐形成集旅游、避暑、娱乐、餐饮为一体的水上公园。四季游人不断,夏季游客云集,昼夜相属,尤为热闹。被誉为南阳的“北戴河”。

20.方城县的著名景点-大寺森林公园。建于2000年7月,面积38000余亩, 大小山头三十余座.公园内森林茂密,景色怡人,野生动、植物 资源丰富,有元朝时建立的大乘山护国普严禅寺等六寨、六洞、五寺、四庵、四潭、一楼、一阁、—天门,以及古树抱 子、龙潭秋月、落日鹁鸽崖等历史、人文、自然景观,河南省155微波站,巍然矗立在白龙山山峰之巅,构成了一幅风 光旖旎的壮美画屏。千年古银杏树生机盎然,古老的普严寺是河南名寺之一。望夫山、王莽寨、东西宫娘娘山、白龙寨、三龙潭、将 军峰等景点十多处,每一处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21.方城县的著名景点-方城县博物馆。位于县城西关释之路北侧,占地3697平方米,原本是纪念西汉廷尉张释之的祠堂。始建无考,元、明、清三代先后复建重修,现存建筑物飨殿三间,祠堂三间,后寝三间。张释之葬于县城西北两公里的胡岗村旁。其任廷尉期间,执法如山,刚直不阿,时有"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的赞语。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均予以高度评价。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代馆创建于1984年,馆藏文物1945件,其中珍贵文物619件,所藏文物上起中生代的古生物化石,下至近现代革命文物,尤以汉代、宋代文物著称,分铜、陶、瓷、骨、木、牙、玉等11大类。新馆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展览面积2618平方米。

22.方城县的著名景点-博望坡遗址。位于方城县西南30公里处,北负伏牛山,南面隐山,西倚白河,为伏牛山延伸于此的漫岗,地势险要,为古襄汉隘道之通衢,素为兵家必争之地。先后为侯国,为县,为店,为驿,为镇。西汉时,外交家、探险家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功勋卓著,被汉武帝于元朔六年(前123年)封为博望侯于此,取其广博瞻望之意。博望之名,由此而得。相传,此地乃三国时诸葛亮初出茅庐火烧博望坡古战场。博望古战场遗址尚留存一株柘刺树,高5.9米,粗2.2米,虬枝盘旋,木质裸露,相传为火烧博望坡时的唯一幸存之见证。其他遗迹有刘备的观战台,夏侯享屯兵时修建的城楼,曹操望梅止渴典故出处的梅林铺,唐代大将尉迟敬德监工修建的三孔拱桥-敬德桥等古迹。

23.方城县的著名景点-大乘山。位于方城县二郎庙乡北5公里许。因该山有普严寺,尊奉大乘教而得名,为佛教名山。长21公里,宽10公里,主峰双山海拔711.2米,属桐柏山脉。有黑石山、白石山、玉皇顶、蔡山、霸王山等20余座山峰。大乘山历代名胜有六寨(白龙寨、金门寨、周家寨、大寨、石头寨、贾寨),六洞(石佛洞、老虎洞、霸王洞、白马洞、主仙洞、三道洞),五寺(普严寺、主山寺、铁佛寺、草寺、小寺),四庵(党家庵、和尚庵、里得庵、外得庵),四潭(黑龙潭、白龙潭、青龙潭、响水潭),一楼(望家楼),一阁(观音阁),一盆(莲花盆),一天门(南天门)。1957年在此建有大寺林场,林地面积37000多亩,森林覆盖率95%,有油松、水杉、刺槐、榆、杨、樟、银杏、栎类等树种,禽兽40余种。

24.方城县的著名景点-黄石山。又名方城山、北武当山,俗称小顶山。位于方城县独树镇北9公里处,海拔716.8米,山势雄浑,峰险洞幽,怪石突兀,群山拱之。相传道教仙翁黄石公在此传兵书与张良,故称黄石山,又与湖北武当山相对为道教胜地,故称北武当山。相传葛玄仙翁、真武帝君(俗称祖师爷)先后飞升于此。传谓山上庙观始建于西汉文帝年间,至明代最盛,形成七宫二观,二庵十七殿,二桥四堂庙,五洞一街,三道天门的庞大道教建筑群。每逢阴历三月三日、九月九日古刹大会,远近游人如织,盛况空前。被多个剧种演唱的民间传说《桃花庵》即出自此山,现有桃花庵遗迹和唐代书生张才墓。汉张良拾履拜师的仙人桥遗迹。山前,有明万历皇帝敕谕北武当山玄帝殿主持并御赐二十柜经书而立的圣旨碑。此山盛产砚石,"中国黄石砚"闻名遐迩。

25.方城县的历史遗迹-平高台遗址。位于河南省方城县赵河镇平高台村北,遗址恰好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上,被国家列为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文物保护控制性项目之一。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面积91万平方米,分布于平高台村及其以北的井吴村之间的区域内,文化层堆积厚1-4米不等,时代主要为新石器、商代、东周、汉代。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里程140-141公里段穿越遗址的北部,占压遗址面积12万平方米。平高台村附近有平高台遗址、方城七十二潭、方城七峰山、德云山风情植物园、望花湖、方城大寺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有西峡猕猴桃、方城丹参、黄石砚、方城羊肉烩面、方城烧麦、方城石猴等特产,有石雕(方城石猴)、泗洲火腿、西坪民歌、南阳汉画、南阳烙画等民俗文化。

26.方城县的历史遗迹-大张庄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阳市方城县独树镇大张庄村与翟庄村之间,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南北长180米,东西宽120米。地表可见少量石料、陶片及残存灰坑等。1980年,南阳市文物工作者对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一件石磨棒与一件罕见的石镰,陶器中发现一件双耳壶,此外有鼎、钵、盆、罐、杯等器物,均为手制,火候较低,质量很差。其他有刻符、颜料等。经鉴定是市域内一处较早的新石器时代人类聚落遗址,考古属于裴李岗文化向仰韶文化过渡文化,距今约有六七千年的历史。独树镇位于南阳盆地东北边缘,伏牛山南麓,距方城县16公里。镇域面积23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5万亩,辖44个行政村,8万口人。

27.方城县的历史遗迹-方城文庙。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方城县裕州文庙,位于城关镇和平街第一小学院内,座北向南,1963年确立为县保,1986年确立为省保。文庙始建时间无考,据《县志》记载: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建,明清两代虽多次维修,建筑群仍比较完整。文革期间拆除文庙部分建筑,后又因年久失修,再次损失部分建筑,现仅存大成殿和戟门。大成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五踩重昂斗栱,抬梁式结构。台基长29.27米,宽15.40米,高1米;月台长21.87米,残宽7米,高0.86米。戟门: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硬山。

28.方城县的名胜古迹-方城普严寺。又称普严禅院、大寺。座落于距县城东南21公里的大乘山下,因千年来该寺作为大乘佛教临济正宗传经说法的道场,故又以佛教名山,称大主山为大乘山。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由南岳怀让之曾孙吉本禅师来此传经播道,成为该寺宣扬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一代祖师。先后有吉本禅师、慧果禅师、德遵禅师、在此驻锡传灯。建有山门、中佛殿、大雄宝殿及两庑。共辖六寨(白龙寨、金门寨、周家寨、大寨、石头寨、贾寨),五寺(除该寺外,尚有主山寺、铁佛寺、草寺、小寺)、四庵(党家庵、和尚庵、里得庵、外得庵)、一阁(观音阁)、一洞(石佛洞)、一楼(望花楼),殿堂僧舍300余间,砖石塔三十多座,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石刻与碑记等一百多通,寺里怪石刻于宋代宣和元年的摩崖题字和范致明所撰碑文。

29.方城县的历史遗迹-大关口楚长城遗址。位于县城北25公里处独树镇中信庄村。战国时期,楚国为与中原诸国争锋,在其最北边界方城山一带依山筑塞,修筑长城,扩充基地,作为进退之据。楚时修筑的长城名为“楚方城”,后方城县名由此而得。公元前656年,齐国伐楚,订立了历史上著名的“召陵之盟”,“方城”一词从此正式出现在重要历史典籍中,屈完所说的“方城”,即指方城山修筑的“楚方城”,楚方城从此成为楚国北境上的一道重要屏障。大关口楚长城结构独特,有南北两道城墙并列,北城墙长810米,南城墙长640米,南北城墙相距250-380米,墙体残高1.5-3米,底部宽10米,顶部宽1.5米,南城墙北侧有7个土台,面积均为12米见方,似为城堡遗迹,西侧也有两道土城墙,全长约400米,城址附近出土过战国铜戈,铜镞等。

30.方城县的文物遗址-八里桥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1994年4月,北京大学考古系发掘队对八里桥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100平方米,清理灰坑14座。出土遗物中的陶器有夹砂灰陶、黑陶、红褐陶及泥质陶,一些陶片上还发现有刻划符号或文字,制法为轮制、手制。器形有大口尊、罐、鼎、豆、爵、器盖等。石器多为残断生产工具,磨制粗糙。可辨类有:石钺、石斧、石铲等。这些为研究豫西南地区夏商时期的政治、文化、经济状况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据考证,八里桥遗址属夏代,文化层堆积较薄,内涵单一,但灰坑分布相当密集,遗物遗迹丰富,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31.方城县的名胜古迹-张释之祠。又名张公祠,位于县城西关释之路北侧,占地3697平方米,系纪念西汉廷尉张释之的祠堂。始建无考,元、明、清三代先后复建重修,现存建筑物飨殿三间,祠堂三间,后寝三间。张释之葬于县城西北两公里的胡岗村旁。其任廷尉期间,执法如山,刚直不阿,时有"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的赞语。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均予以高度评价。张释之,字季,汉南阳堵阳(今河南方城)人。西汉文帝时期著名法律家,法官。 张释之曾事汉文帝、汉景帝二朝,官至廷尉,他认为廷尉是“天下之平”,如果执法不公,天下都会有法不依而轻重失当,百姓也会手足无措。他严于执法,当皇帝的诏令与法律发生抵触时,能执意守法,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32.方城县的著名景点-炼真宫。位于县城北部,宫城呈方形,四边各长150米,面积2.25万平方米,宫城为土筑,残高5-6米,厚2-3米。据明成化十二年《重-真宫记》碑文记载,此处乃东汉湖阳公主修真之所也。湖阳公主为东汉光武帝刘秀长姊,新寡后思嫁大中大夫宋弘,光武帝亲自为媒,然宋弘坚持"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不娶,遂于此地守真全节。晋时,葛玄曾修道于此。明永乐年间,道教名师张三丰在此-,因不修边幅,号称邋遢张。现存有"神仙洞"遗观,为其当年之处。整修有仙人洞、斗姥阁、玉皇殿、三清殿等仿古建筑,碧瓦粉墙,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游人香客甚众。

33.方城县的著名景点-三贤山。方城县道教名山,位于广阳镇北5公里许。海拔553米,山势峭拔,突兀峥嵘,高出群山之上。因山有三峰,又称三尖山。相传刘秀起兵南阳,曾被王莽军队追至此山,危急时被在此修道的魏伯阳、燕子龄、闫子奇鼎力相救,得以脱险,后光武帝建成霸业,封三道人为"三贤",赐该山为"三贤山"。清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时御赐楹联一幅:"出南顶越万峰惟悦此山,还西淮居三贤独乐得天",横批为"伏牛圣观"并拨重金修葺道观。三贤山主要建筑有:五极天尊殿、圣宫圣母殿、祖师殿、关公殿、玉皇殿、云端姆殿等三十余间,文革时被拆。改革开放后,移址建观于山西脚下石坪。山上建筑亦渐次恢复,游人甚多。该山道人"益母膏"为补血养气之神品遐迩闻名。

34.方城县的名胜古迹-佛沟摩崖造像。位于方城县小史店镇东南8公里的香山山腰。是河南省西部发现的唯一一处石雕造像。雕凿于唐宋之际。造像分别镌刻在南北两块自然巨石上。北石高约3.10米,宽约3.30米,南石高约2.60米,宽约2.70米。总计雕像32龛138躯,最高1.4米,最低0.2米。主要有释迦牟尼佛、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阿难、迦叶、比丘等。形象逼真,姿态各异,有的宁静端庄,和蔼可亲,有的金刚怒目,气魄雄强。雕刻细腻,技法娴熟。其风格与龙门石窟相近,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原建有香山寺。1986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5.方城县的地方特产-方城丹参。方城丹参形似人参,而皮色红赤如丹,药材质地坚密,皮厚木质芯细,纤维少,折断呈放射性菊花状。据清《方城志》(康熙三十年修三十六年刊)载:“方城疆域之广轮,盖同古裕州,星野分之桐柏山淮水之上游,峰峦联络,溪涧环绕,野多陂陀膏腴,物产桔梗、木瓜、板蓝根、丹参极佳,乃地道之帮,医崇之上……金代谓之‘裕丹参’”。民间流传“丹参王,裕州长,品质好,疗效良,上海、武汉药庄藏;走水路,去留洋”的歌谣,就是对“裕丹参”的赞誉。方城丹参己有2000多年历史,因方城古称裕州,故名裕丹参,早在汉代已被医圣张仲景誉为“丹参之首”。据《名医别录》记载:丹参生桐柏山川谷,此桐柏山乃淮水发源之山。

36.方城县的地方特产-黄石砚。黄石砚是中国五大名砚之一,产于河南省方城县。早在汉代已有开发;唐宋时期声名日臻其盛,是历代书画家推崇和珍藏的文房四宝佳品。石质坚润,纹理细密,贮水不涸,具有石质如玉,其声如罄,其色多彩,发墨如脂的特点。明代马愈在《方城石》中称之为"石中上品"。其种类有青石、青紫石、墨石、凤眼石、红云石、纯紫石等6大类。方城县砚山铺的黄石砚既继承了古砚的传统风格,又采用现代化雕刻技术,推陈出新,创制出9大类别20多个砚种。图案有"二龙戏珠"、"丹凤朝阳"等上百个品种,个个古朴典雅,形象逼真,汇古今砚雕技术为一体,融浮雕透雕工艺一炉,其造型优美,巧夺天工。

37.方城县的美食小吃-方城羊肉烩面。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的特产。是一种荤、素、汤、菜、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遍及全国。烩面按配料不同可分为:羊肉烩面,牛肉烩面,三鲜烩面,五鲜烩面等等。烩面的起源地是河南省南阳市方城,方城烩面名满天下。羊肉烩面是河南著名的特色小吃,深受人们的喜爱。其汤,浓酽醇厚;面条,鲜香有韧劲;羊肉,鲜嫩酥烂。做羊肉烩面有三要素,面、料、汤。和面的时候要放一些盐,揉成团后醒二十分钟,然后再揉十分钟,醒二十分钟,反复3-4次,抻出的面条才有韧劲。其配料丰富,包括羊肉、粉丝、木耳、黄花菜、豆腐皮丝、海带、鹌鹑蛋等。最关键的是熬汤,选用上好的羊肉同羊骨架加上各种香料文火长年熬制,熬制汤白肉烂。

38.方城县的美食小吃-方城烧麦。清光绪年间,方城县城内开化寺街马玉亮(回族),始创"烧麦"。最初不叫"烧麦"叫"撮子包",因感其名不雅。又因其边象快熟的麦穗,遂改名为"烧麦"。 "烧麦"是方城著名民间风味小吃,盛誉百年。每年只做两笼,每笼400个左右。"烧麦"上市,即抢购一空。故此名传四方。选个大、水灵的萝卜,洗净切片,在锅内煮至能用手撮烂为止,用白布包好将水挤干剁碎。选较肥的羊肋肉,剁碎成沫。选择白长的大葱,去皮、除叶,切成薄片。上等细面粉,用温水搅拌反复轧揉,作剂,旋成饺子皮状,边薄有折纹。一两面制成五个,每个重二三钱,包时将酿成的馅装在面皮内,撮成上如石榴花形,下如灯笼形的'烧麦',上笼蒸20分钟即成。

39.方城县的地方特产-方城石猴。小石猴造型别致,刀法简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它们高约三至五厘米,分素色和彩色两种,彩色用黄、绿、红、黑等颜料涂染而成。这些石猴形态多样,有单猴、母子猴、猴背猴、猪背猴、猪八戒背猴等等。小巧玲珑,独具文化神韵。商丘、周口一带的农民,非常喜爱小石猴,因为它有药用价值,农民下地干活时,带上一个小石猴,一旦那里碰伤、划破了,在小石猴身上刮些粉末擦伤就可以止血。他还说,石猴之所以被百姓喜爱,除了有药用价值外,它还包含着深厚的“猴文化”底蕴。因为“猴”与“侯”同音,人们希望加官封侯,就给“猴”赋予了一种富贵、吉祥的涵义。送一个好石猴的含义是送一个好时候。

40.方城县的著名特产-裕丹参。俗名血参,是传统中药材—丹参的一种,因生长在南阳裕州(今方城县),品质优异,疗效显著而闻名。方城县处于桐柏山脉与伏牛山脉、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的分界线上,地理位置特殊,气候独特,所产裕丹参具有参条粗、色紫红、品质好、疗效优等特点,被医圣张仲景称为丹参之首,南北朝著名医学家陶弘竟等对此均有专论。明清时流传“丹参王,裕州长,品质好,疗效良,上海、武汉药庄藏,走水路,去留洋”的歌谣佳誉,驰名全国。方城县采取封山育参,退耕还药等政策措施,按照GAP标准和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建设无公害仿野生裕丹参种植基地,其产品经农业部参茸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化验,丹参酮A含量超过《药典》规定标准23.4倍。

41.方城县的著名特产-广阳大枣。东汉末年广阳枣被列入皇室贡品,明清时畅销江南,当时汉口枣行挂牌“九里山前广阳枣一等”。广阳枣鲜红个大,落地易碎,酥、脆、甜、后味香,为鲜食佳品。据河南农业大学化验,每百克鲜果含糖21.72%—33.0%,维生素C289.95—394.3毫克,可食部分占鲜枣的92%,出肉率高于其他品种。风味甘甜,宜鲜食,也可加工成干枣、枣品,罐头和枣汁饮料等产品。其干枣又富于弹性,打包成垛堆放的大枣出包后,一天内恢复原形,便于长途运输。目前方城县栽植枣树面积1.35万亩,60万棵,年产鲜枣1300吨,除广阳大枣外,还有广阳大圆铃、小圆铃、柱铃、石磙铃、马牙枣、羊奶枣等,此外全县还有野生枣树资源21万亩,1760万株。

42.方城县的著名特产-杨清型益姆膏。方城广阳镇北5公里外的三贤山道教名药,历史悠久,名誉当地。现由华山派第二十四代弟子杨清型及毕业于张仲景国医大学的杨金波先生,采用玉竹、山药、龙眼肉、益智仁、阿胶、大枣、黄精等补虚药物,佐以消食的山楂,解表的白芷、利水渗湿的茯苓、收芷的芡实及化湿的砂仁和化痰、平喘的桔梗,经传统熬制和现代工艺精制而成的有机性食疗膏剂。能全方位调理人体阴阳五行,脏腑经修,气血津液,从而达到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肾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充分提高人体脏腑功能和免疫能力。本产品适应高脂血症、高粘血症、高血压、神经性头痛、眩晕症、中风偏瘫后遗症、冠心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痛经、乳腺病症。久服能消斑去皱、益肾乌发,针对妇科肿瘤有抑制作用。

43.方城县的著名特产-博望坡黄金梨。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博望镇的特产。博望坡黄金梨外观美丽、形圆色黄、果皮光滑细腻,蜜汁四溢,香甜爽口。博望是农业大镇,近年来培育了烟叶、蔬菜、黄金梨三大品牌产业,其中博望坡黄金梨在品牌产业中最耀眼夺目,是1推荐果品和上海世博会的参展产品。目前,镇域种植总面积3000亩,镇区基地1200亩,王岗村600亩,毛庄村400亩,前荒村800亩。2007年底,在北京奥运推荐果品综合评选活动中黄金梨通过“奥运推荐果品”认证。2008年,已获得有机转换产品认证的博望坡黄金梨,专供奥运会20吨。2010年,博望坡黄金梨又走进了上海世博会。

44.方城县的著名特产-柳河木瓜。柳河乡位于南阳盆地东北边缘,乡域面积139平方公里,其中山岗丘陵面积占3/4,发展木瓜空间较大,属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全年雨水充沛,日照充足,独特的山区小气候适宜木瓜生长。据史料记载,柳河境内已有1000多年的木瓜种植历史,在龙凤山上,至今还生长着100多棵300年树龄的木瓜树。止2009年,全乡木瓜总面积突破4万亩大关,年产量在15万吨以上。柳河种植的木瓜是光皮木瓜,又叫宣木瓜,有“万寿果”之称。据《本草纲目》记载,木瓜具有较丰富的药用价值。

45.方城县的著名特产-方城金红石矿。金红石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TiO2,Ti60%,有时含Fe、Nb、Ta、Cr、Sn等;其名称来源:Rutlle一字;来自拉丁语Rutilus,指红色(Red),象征着金红石的颜色。其主要特征为以其四方柱形、双晶、颜色为鉴定特征;可以和锡石(cassitoritc)区别;不溶于酸类,加入碳酸钠予以烧熔,则可溶解于硅酸,若再加入过氧化氢,可使溶液变为黄色。。据河南省地勘局第二地质勘查院探明,在方城县发现世界级特大型金红石矿床。该矿带长30公里,面积约60平方公里,提交风化壳型金红石C+D级储量达120万吨,预测远景风化壳金红石资源量1239万吨,原生资源量达4487万吨,总资源量达5726万吨。